“通过将自身置于自然万物的不确定性之中,艺术家才能获取对现场的一知半解,并将这种感知和体察,翻译成作品,从而令过去与当下的生命世界得以连接,人类与非人类的行动性得以显现。”

刘雨佳《蘑菇》
2023年,单通道4K影像,彩色,立体声,13 分 14 秒
“刘雨佳:微光渐暗”展览现场,当代唐人艺术中心,2023年,北京

刘雨佳强调拍摄对象、过程和媒介本身的现实主义底色,这一方面体现在她排除剧本和表演,对拍摄进程保持开放的坚持上;另一方面,不同媒介的技术特征,亦带来不同的视角、质感和情动体验。可以说,艺术家影像的虚构,体现的并非只是人类主体的能动性,技术的“后期”也参与到了“肉身”的前期,同时塑造了剪辑和观看的进路。这似乎也是近年类似的边疆生态主题作品的共性。作为创作主体的刘雨佳和她的摄影机,在展览中则成为了一种构成性的不在场,这一点在《手的沉默》(2021)中表现得尤为明显。镜头下的新疆织毯女工维持着日常劳作的节奏,但她们的交谈、姿态和表情的微妙变化,都暴露着拍摄者、被拍摄者和观众之间的差异:略微向下倾斜的屏幕,尚未完成的“北京援疆纪念”地毯,只能在工位上使用的剪刀,放置在长凳旁的高跟鞋,形成了文本外的符号之网,向“我们”揭示着“她们”的缺席如何塑造了展示的意义。主展厅一角放置的两个监视器上播放着发出幽幽微光的短片《采摘》(2023)和《市场》(2023):无论是熙熙攘攘的抚松万良人参交易市场,还是沉默的、暴露在烈日下的长白山木耳采摘,从古到今,女性劳作的身体,总是自然的商品化转换过程中的重要媒介。

刘雨佳《手的沉默》
2021年,单通道4K影像,彩色,立体声,23 分 32 秒
“刘雨佳:微光渐暗”展览现场,当代唐人艺术中心,2023年,北京

在开幕后的一个小型公共讲座中,刘雨佳放映了部分被排除在最终展示版之外的萨满片段[1],策展人于渺则分享了她们共同拍摄的过程中,“见萨满欲赠礼而不果”之后的种种奇遇乃至意外——无人机失踪又回返,旅途遭遇事故又碰到陌生援手[2]。这一寓居于拍摄现场,幽灵般的解释性力量,为图像所构成的想象世界,提供了别样注释。艺术家和策展人口中神秘的因果链,进一步可加工为跌宕起伏的剧情片,退一步可还原为恪守伦理的民族志,而在两者之间,似乎为具身化的艺术研究和生态虚构,留下了一席之地。通过将自身置于自然万物的不确定性之中,艺术家才能获取对现场的一知半解,并将这种感知和体察,翻译成作品,从而令过去与当下的生命世界得以连接,人类与非人类的行动性得以显现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《寻宝》(2021)中新疆腹地影像上叠加的,融合了马尔克·奥莱尔·斯坦因(Marc Aurel Stein)多本著作中的文本[3]以及艺术家个人编撰的讲述,也可被视作附着在历史图像之上的解释性幽灵。作为敦煌学的奠基者,斯坦因的数次中亚考察留下了大量资料,与之相比,昆仑山与和田地区常年经受风沙侵蚀的现场,却没有留下多少遗迹。通过影像中开源的文献资料[4]与玉龙喀什河河道“挖玉”场景并置,历史与现实的裂痕,为新的遭遇和认识留出通道。

在走出展厅的之时回望悬挂在出口上方的《光与尘埃》(2023),废弃林场中塑料大棚与其它稍纵即逝的人类世遗迹[5]一样提醒我们,人类在规划边疆并产出蛮荒和暴力的时候,作为时空实验的边疆,也作用于我们自身:“这种蛮荒既是对过去的回溯,也是在时间上的跃进,它将旧的对待生命的野蛮方式带进当代景观之中。”[6]

刘雨佳《采摘》(静帧)
2023年,单通道影像,16毫米胶片转2K数字影像,黑白,无声,8 分 25 秒

原文发表于ArtReview China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p6cXeDtIimzNPh80vKkXPA

注释: 

[1] 这部分内容被剪辑成《三江源头故事集》(2023),作品未公开展出

[2] “我们把礼物拿走后送给了旁边道观的一位道士。下午我们的无人机就无故从天上掉下来了,换了翅膀后,它飞过一座高速公路的时候可能因为信号干扰又失踪了。我们整个下午都在寻找……最后回到无人机起飞的地方,它就停在那里等我们;第二天路上,车的一个轮胎飞出了悬崖。当时大雪,看不到悬崖的高度,非常危险,好不容易司机才把车重新开上了路;第三天,我们莫名其妙就把车撞到了一棵树上,因为着急拍摄没有及时报险,第四天我们回到撞车的地方出险时,又莫名其妙严重撞了一次,整个车头掉了……之后我们重新租车,这回没有租到四驱车,换了辆两驱去拍荒岛夫妻,回程已经下午四点快天黑了,江面上零下40多度,车陷入了松花江的冰雪里,如果徒步去找救援,肯定会冻坏。这时来了两个开拖拉机的大叔,帮我们把车从冰雪里拖出来……差不多每天都发生事故,就像打怪升级一样。”内容引述自笔者对刘雨佳微信采访,略有删减

[3] 刘雨佳参考的马尔克·奥莱尔·斯坦因著作包括《古代和田-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》(山东人民出版社,2009年出版)、《沙埋和田废墟记》(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,1994年出版)、《西域考古图记》(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9年出版)以及《亚洲腹地旅行剂》(斯文·赫定著,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,2017年出版)

[4] 来自于“国际敦煌项目:丝绸之路在线”:http://idp.nlc.cn/

[5] 可参见刘雨佳另一件没有展出的呈现中朝边境印象的作品《蔓延中的风景》(2023)

[6] 罗安清,《摩擦——全球关联的民族志》(Friction,An Ethnography of Global Connection),p. 29,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,2005年出版

刘雨佳《微光渐暗》
2023年,单通道4K影像,16毫米胶片转2K数字影像,彩色,5.1 声道,64 分 17 秒
“刘雨佳:微光渐暗”展览现场,当代唐人艺术中心,2023年,北京

走进“微光渐暗”的展览空间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彼此相邻的巨幅画面,一边是东北边疆生境的壮阔描摹(《微光渐暗》,2023);另一边是温情脉脉的林下菌落特写(《蘑菇》,2023)。仿佛一个时空隧道,看得见的长白山和松花江上游生态和看不见的媒介技术,以前所未有的关系向我们涌现。展厅外的京津冀地区,正经历着有纪录的六十年以来最热的一周;而展厅内的山脉、河流、冰川、鹿群、蘑菇、猎人和林场,已经无法被视作纯粹的再现对象,它们是此时此地活生生的符号——我们如何与这些富有意蕴的他者建立关系,是理解“我们”是谁的关键

刘雨佳“微光渐暗”:涌现的符号之网

文 | 蔡影茜